牟晓明

个人简介

牟晓明,男,汉族,四川通江人,法学博士,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。

工作经历

1. 2010—2012年,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担任高中政治教师;2. 2016—2019年,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专职教师; 3. 2024年7月至今,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担任专职教师;

教育经历

1. 2010年,毕业于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(马克思主义学院),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,获法学学士学位; 2. 2015年,毕业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,专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,获法学硕士学位; 3. 2024年,毕业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,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获法学博士学位;

研究方向

研究方向: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。

学术成果

发表论文:

[1]社会基本矛盾: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根本遵循,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,2024年第1期,独作;

[2]中国式现代化的共享发展阐释及其路径探究,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4年第2期,二作;

[3]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本体澄明——评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:一种批判性的研究》,当代财经,2023年第12期,独作;

[4]生产力发展价值诉求的生态凸显——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2年第5期,独作;

[5]习近平关于数字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、主要内容及思想特质,理论导刊,2023年第6期,独作;

[6]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多重逻辑探赜,中学政治教学参考,2022年第4期,二作;

[7]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逻辑、进程与启示,邓小平研究,2022年第4期,一作;

[8]试析伟大斗争与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,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,2020年第4期,独作;

[9]社会资本视角下社会治理困境的突破,西南石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年第1期,独作;

科研项目:

[1]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,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(21XKS002),主研;

[2]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,后疫情时代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(CSZ22007),主研;  

[3]四川省南充市社科研究“十四五”规划2022年度项目,新时代构建美好生活的主体向度研究(NC22B017),主研;       

[4]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,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(CSZ17032),主研
 [5]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,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”(CJF20072),主研
 [6]南充市社科联“十三五”规划2017年度项目,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廉洁社会构建研究,主持;

[7]西华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,大思政视角下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,主持;

[8]西华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资助项目,新媒体环境下高校“大思政”格局构建研究,主持;

 [9]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,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研究,主研
 [10]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(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)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进程及启示研究(SZQ20230148),主研



教学工作

承担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《科学社会主义概论》等本科生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;承担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研读》等研究生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。


荣誉奖励

1.2013年,论文《协同创新: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》,获“山东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征文比赛”二等奖;

2.2016年,论文《全面深化改革须走中国特色改革之路》,获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党建理论研究会征文三等奖;

 3.2017年,论文《创新宪法教育思维 增强全民宪法意识》,获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征文一等奖;

 4.2025年,获四川省“精彩一课”讲课比赛二等奖;

社会兼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