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友富

个人简介

王友富,男,汉族,四川南部人,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,研究方向:中共党史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,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(中文核心13篇、CSSCI来源刊5篇、CSSCI扩展版14篇),主持国家社科课题一项,省级课题一项,厅级课题五项。

工作经历

2005——2014就职于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,2014——2019就职于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,2019年7月至今在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。

教育经历

1991——1993年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系2002——2005年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,获历史学硕士学位

研究方向

中共党史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


学术成果

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(中文核心12篇、CSSCI来源刊5篇、CSSCI扩展版12篇),主持国家社科课题一项,省级课题一项,厅级课题五项。

文如下:

[1] 王友富,余颖杰.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的土地政策演变[J].农业考古,2023(06):131-138.中文核心.

[2]王友富.论红军长征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思想启蒙[J].黑龙江民族丛刊,2017(05):78-83.中文核心.CSSCI扩展版.

[3]王友富.长征时期“彝海结盟”的仪式展演与历史启示[J].黑龙江民族丛刊,2022(02):114-120.中文核心.CSSCI扩展版.

[4]王友富.论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创建的政权与武装[J].黑龙江民族丛刊,2020(05):16-19.中文核心.CSSCI扩展版.

[5]王友富.论遵义会议及其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[J].西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0(04):13-19.

[6]王友富,彭娇.红色遗产:遵义市长征遗址遗迹的旅游开发研究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20(06):34-37.

[7]王友富,王淼.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贵州的后勤补给与伤病员安置研究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21(05):1-3.

[8]王友富,李小莉.长征时期红军在川黔滇边区游击武装的组建与历史功绩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19(01):1-4.

[9]王友富.长征时期红军的医疗救护工作研究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23(05):5-8.

[10]王友富.遵义会议对当前改革的启示:民主集中制的胜利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15(02):1-3.

[11]王友富,徐清滢.论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“藏羌彝走廊”的实践及意义[J].青藏高原论坛,2024(03):84-88.

[12]王友富,窦金冉.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探赜[J].高原文化研究,2025(02):1-9.

[13]王友富,窦金冉.四川巴中市红色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25(03):54-58.

[14]王友富,郭锐.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研究[J].青藏高原论坛,2023(03):113-120.


课题如下:


1.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历史使命研究”,项目编号:19XDJ00920万),在研(2019.7——2025.7),已结题。

2.关于红军长征对贵州少数民族多元影响的研究报告,省级(贵州省社科联2018年联合课题),时间:20186月—201810月,项目编号:GZLCLH2018099,结题。

3.红三军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与军事斗争研究.厅级(贵州省教育厅),时间:20172018年,项目编号:JD2017112,结题。

4.遵义会议对当前改革的启示意义,厅级(贵州省教育厅),时间:20142015年,项目编号:JD2014191,结题。

5.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“藏羌彝走廊”与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象研究,项目编号:ZQY2024ZX08,在研。

6.四川省巴中市红色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,项目编号:AMRR2024053,在研。

7.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凉山地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,项目编号:XCZL2426,在研。


教学工作

2019年7月至今,在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公共课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、主讲研究生课程《中共党史》。

荣誉奖励

社会兼职

成都市中共党史学会理事;四川省陈毅研究会理事。